星期五,月 04, 2025    门户
首页 > 运动损伤 > 重阳节登山 慎防关节损害

重阳节登山 慎防关节损害

作者:c47  -
2015年11月12日
农历9月9日是中国的一个传统佳节——重阳节。《易经》中“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而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名重阳,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日。重阳节习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战国时代,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汉代将重阳风俗带入民间,魏晋时期,便有重阳节饮酒赏菊的活动。唐代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每逢重阳节,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包括登高祈福、赏秋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遍插茱萸等。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一些地方把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1989年,中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敬老节”。2012年12月28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即可远离城市雾霾,又能呼吸新鲜空气,饱览山水风光。很多人认为登山是个很好的运动项目,特别对于一些中老年人,可以健身祛病、陶冶性情。但是骨科医生一般不这么看。

老人登山图图片来自网络

60多岁的罗老师平时身体很好,非常喜欢登山,刚好家离照母山很近,每天早上都要登山去打山泉水,每天两桶,来回3公里,坚持了有3年之久。最近感觉不太舒服,打水的量也从两桶降到一桶,有时甚至只是爬登山。最近一次爬完山,膝关节又肿又痛,连行走都困难了。当时就到山下的医院看病。“他到我这里看病,我就知道他的膝关节出问题了。” 接诊的陈教授说,“症状不算特别严重,X光片显示关节间隙轻度狭窄,体查发现轻度积液,但不需穿刺抽取积液,关节间隙尚可,考虑患者年纪较大,口服药对胃肠道或多或少都有影响,可以考虑予以超声治疗。” 罗老师接受了一次超声治疗,疼痛立刻缓解,肿胀也消了许多。持续一个疗程的超声治疗后,膝关节逐渐恢复了正常,偶有不适。登山这个习惯罗老不愿意放弃,为了持续登山,罗老师选择定期采用超声治疗,之后的半年内,没有再出现疼痛。 “患者症状不是特别严重,仅仅是登山时出现疼痛,走平路及关节活动无明显障碍,因此采用短期治疗就能迅速缓解症状,但是关节损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且一旦软骨受损,几乎是不可逆的,需要长期的保养。”陈教授说,“人一辈子逃不开的疾病是什么?骨科疾病,因为关节在持续使用,就会持续磨损,出现问题是早晚的事,保养得好就能用得更久。”
登山为什么会对膝关节造成损伤呢?
人在平地上两腿站立时,每条腿负担的重量是体重的一半,而用一条腿站立时,受力腿就要承受整个身体的重量,对膝关节的压力明显增加。在登山时,膝盖是弯曲的,一条腿承重大约是正常站立时的4倍,而下山时,瞬间承受的重量是正常站立时的7倍,膝关节受到的压力可想而知。正常与异常膝关节示意图

图片来自网络

登山是一个动作多次重复的过程,膝关节运动次数增加,并且是在高负重的情况下,关节磨损的几率自然也会增加。软骨本身没有血管和神经分布,软骨的营养来自于关节液,人在运动时,关节处于收缩、舒张的交替过程,正常的行走可以通过有节奏的挤压为软骨提供养料。而在登山等运动中,人的膝关节弯曲,负重增加,软骨不能正常地获得养分,再加上过度磨损,必然引起软骨病变。
哪些人不适合登山
骨关节炎患者不适合登山,上了50岁的中老年人应当减少登山的次数,骨质疏松患者也尽量少登山。有些人认为,膝盖疼痛是关节里面长了骨刺,通过登山或者反复蹲起把骨刺磨掉,才能解决问题,结果不但没有把病治好,反而使关节疼痛越来越厉害。即使还没有明显的症状,也应当防患于未然。 首先,如果是骨关节炎患者,爬山这种对关节软骨磨损大的动作就需尽量避免了,如果坚持爬山,可以选择使用登山杖来减轻登山对膝关节的压力。即可以节省能量,降低运动强度,又能提供一个支撑点有效地减轻膝关节的压力,使单纯的下肢运动变为四肢运动,达到使四肢肌肉群同时得到锻炼的目的。不但保护膝关节,还可以避免摔倒,使登山更加安全。 其次,注意保温,气温骤降的时候一定要添加衣物,尤其下肢关节的保护,很多爱美女士这个时候仍穿着很薄的丝袜,这是不可取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不要牺牲健康。 最后,除了登山,我们生活中还有一些运动会伤害膝关节,比如爬楼梯、蹲着擦地板等动作。已患膝关节炎的老年人上楼梯,频率不要太快,更不要一次迈两三个台阶,最好上楼梯时手扶着栏杆,等双脚踩在同一台阶后再迈下一步。

上一篇

融海我爱关节网帮助中心

下一篇

超声为什么能治疗骨关节炎
© 融海我爱关节网       2015       保留所有权利      渝ICP备12003724号-8        渝公网备50011202300303                  
关于我们    使用协议   隐私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