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人类两条腿行走消耗的能量只有四肢着地行走的黑猩猩的四分之一,这也许解释了人类祖先为什么最终会选择两条腿的行进方式。直立行走虽然节省了能力消耗,但是却使膝关节承受了更多的自身重量以及受到来自地球更大的引力作用,这样膝关节的任务更重,更由于营养相对较差,所以膝关节劳损和运动伤发病率都很高,“说得‘恐怖’些,我们的膝关节只有15年左右的‘好时光’”,其余的时间里,都会因为不同的原因而出现不同类型的疼痛。
为何要保养膝关节 在30岁以前,膝关节处于“完美状态”,只要不破坏到膝关节组织,基本都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只有在退变过程中感觉到膝关节酸痛的时候才有一种观念:该开始保养关节了。但往往发现膝关节退变是在40~50岁之后了。
人到中年以后,膝关节的肌腱、韧带开始发生退行性改变,关节腔的滑液分泌减少,关节骨面长期摩擦形成骨质磨损,关节周围组织由于炎症等原因易发生纤维粘连,所以中老年人常会感到膝关节发僵、发痛。
老年期以后,人在活动时会发出“咔嗒”的弹响声或摩擦声,在受凉或过度活动时会诱发疼痛、肿胀、关节腔积液,严重的还会使老年人关节畸形,形成残疾。
膝关节在不同年龄段的特点
15岁以前:膝关节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青春期有些孩子可能会出现生长痛,生长痛是长骨生长较快,与局部肌肉筋腱的生长发育不协调引起的。生长痛最常见的发生部位在膝、小腿和大腿的前面,腹股沟区少见,关节一般没有疼痛。夜间疼痛感明显,与白天的过度运动有关。疼痛时可为孩子作局部按摩、热敷,帮助减轻疼痛程度,也可想办法转移其注意力。
15岁~30岁:膝关节处于15年左右的“好时光”,运作起来可以说是不知疲倦,只要不破坏到膝关节组织,基本都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30岁~50岁:髌骨软骨产生了早期轻度磨损,会出现一次脆弱期,出现短期的膝关节酸痛,持续几个星期到几个月,有的人甚至还会觉察不到。很多中年人在走远路之后,膝关节内侧容易出现酸痛,用手轻揉之后会缓解。这是因为人体的60%体重都是由膝关节内侧支撑,因此膝关节内侧半月板的退变发生也比较早。半月板存在于膝关节中,其作用是缓冲震动、保持稳定。又因为半月板上有神经分布,在退变过程中人可以感受到酸痛。这个现象的到来提醒人们:关节炎可能已经产生,该开始保养关节了。
50岁以上:膝关节会感觉到明显疼痛,这是因为髌骨软骨的“使用寿命”已到,软骨全层软骨全层磨损,关节炎已经产生。大多数老年人在活动时会发出“咔嗒”的弹响声或摩擦声,在受凉或过度活动时会诱发疼痛、肿胀、关节腔积液,如果再不进行保养,病变严重的还会使老年人关节畸形,形成残疾。 如
何保养膝关节15岁以前:膝关节处于发育阶段,可能会出现青春期的生长痛,平时应该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1、饮食方面:摄入足够的钙元素;适当补充维生素C;补充蛋白质,特别是多食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 2、运动方面:注意运动量的把握,让关节得到休息,运动之后可以泡泡脚,适当按摩,可以减轻疼痛。 3、注意保暖:膝盖部位受凉,冷热交替现象严重,可引发肌肉和关节收缩紧张,导致疼痛。天气寒冷时注意保暖,特别是膝盖部保暖。
15岁~30岁:膝关节处于“完美状态”,运动不当是损伤膝关节的主要原因。为了保护膝关节,尤其不能忽视运动前的热身运动。除了热身意识不够,缺乏保护意识、不了解保护膝关节的技巧也是导致关节受伤的主要原因。热爱运动,也要了解运动本身,避免在不恰当的运动中损伤了膝关节。
30岁~50岁:髌骨软骨产生了早期轻度磨损,膝关节容易出现酸痛,这时候应该重视膝关节的保养了,这个时间段膝关节的保养着重在于生活习惯的改变,并可以通过适当的肌肉力量、稳定性训练或者超声治疗来对膝关节进行预防保健。
1、戒烟戒酒,保证充足睡眠,预防感冒,注意保暖,谨防受凉。
2、减轻体重,合理饮食:饮食要有规律,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优质蛋白、低脂肪,宜多吃蛋类、豆类、瘦肉。平日可多选用赤豆、薏米、扁豆等健脾除湿之品,亦可适当多食黄鳝、泥鳅、蛇肉或狗肉、羊肉之类,并适当补充维生素,如新鲜蔬菜、水果。
3、避免重复性微小伤害:重复性的微小伤害可以造成软骨损害。重复微小伤害包括那些与工作相关的活动,如反复或持续跪姿、蹲姿或其他使膝关节受力加大的姿势。不要或尽量少爬山、爬楼梯或做下蹲起立等活动,这些运动可增加关节扭力或使关节面负荷过大。避免久站、久坐,不要让关节处于某一体位时间过长。
4、侧躺练习:右侧卧,膝盖微弯,脚后跟并拢。头枕在右臂上,眼睛直视前方。左手放在腿外侧。然后腹部绷紧,臀部绷紧,尽量抬高左腿的膝部,抬腿时身体不动,坚持几秒钟,放下。重复练习15次,换腿。
5、架桥练习:平躺于地,膝盖弯屈,双脚分开,与臀部同宽,手臂放在两侧。缓慢抬起髋部,平稳离开地面。然后缓缓放下。重复15次。
6、游泳:游泳时身体漂浮在水中,关节不承受体重,所受负荷最小,既能保证关节的活动并锻炼肌肉力量,还能增强全身肌力和多关节活动使心肺等多器官功能得到锻炼,并可增强抗病能力。
7、超声治疗:超声关节炎治疗仪形成的是独特的针型声场,能透过关节间隙,直接到达关节软骨,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效应作用于关节软骨和滑液,迅速缓解疼痛和降低关节积液。
穿透关节间隙是治疗的前提独特设计的针型聚焦声场
是焦超声膝关节炎治疗仪是理:是关节治疗仪 超声关节炎治疗仪治疗原理: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效应
1、减少关节软骨细胞凋亡,使得关节软骨易于修复;
2、减少软骨基质的流失(蛋白多糖、二型胶原纤维),使得关节软骨不再继续磨损;
3、降低滑液内炎性物质,迅速缓解疼痛;
4、滑液循环快速达到平衡,消除肿胀;
5、长期使用还可保健关节,预防复发。
50岁以上:膝关节会感觉到明显疼痛,这时候应该节约使用关节,减少剧烈运动,尤其是上下楼梯和爬山,必要时可以使用拐杖来减轻膝关节承受的压力。在日常生活中主要是进行不负重肌肉锻来减轻功能障碍,通过超声治疗延缓膝关节退行性病变。 不负重肌肉锻炼:坐在椅子边,将腿向前伸直,脚后跟着地,然后腿伸直向上抬,使脚跟离地10~15厘米,让股四头肌持续收缩,保持3~5秒,然后缓慢把腿放下。每天做2~3次,每次重复100~200遍,两条腿可同时进行。开始练习时可以不负重或少负重,随后可根据个人情况适当增加负重或延长时间。股四头肌是大腿前面的大肌群,强健的股四头肌对于稳定膝关节病情能 起到重要作用。 (图片来源于凤网) 运动时,应以不负重或少负重的锻炼原则,增强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为目标,达到增加耐受性、减轻疲劳和防止病变恶化的目的。 从生活中注重保养,让膝关节“完美状态”存在的时间更长!我爱关节网也会跟大家一起分享膝关节的保养之道,期待您的关注!